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九条,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前,进行网上公示,向公众公告本项目相关情况,并征求意见。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1)项目名称:新溉路二期工程;
(2)项目地点:渝北区、江北区、两江新区;
(3)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4)项目性质:改扩建;
(5)建设规模:
新溉路二期工程西起轨道3号线唐家院子站,向东止于海尔路,由西向东分别与轨道3号线、兴盛大道、天宫大道、轨道10号线、渝鲁大道、轨道环线交叉。拟建项目包含三个立交节点的改造,分别为唐家大房子立交、龙头寺公园交叉口以及窦家花园立交,为保证直行车道连续流,主要是通过修建下穿道以及高架桥分离直行交通,同时对巴蜀中学鲁能校区段进行拓宽改造。
二、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1)施工期
① 废气主要为施工期路基施工、道路施工引起的扬尘以及施工机械的燃油废气;
② 废水来源为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
③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期各种施工机械噪声;
④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工程固体废物;
⑤ 道路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施工期间路面填挖土石方、取土(石)及临时占地将使沿线的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b工程取土、填土、临时堆土等裸露表面被雨水冲刷后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态景观的影响。
(2)营运期
① 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NOX、CO,其区域浓度将随着车流量的增大而增加。
② 交通道路运行时自身并不产生污水,但由于路面机动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多扩散于大气或降落于道路周围路面上,随着降雨的冲刷带到项目所在地附近水体中,可能对周围水体水质产生影响。
③ 预测表明,营运期交通噪声将对道路两侧环境敏感点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④ 项目营运期本身不产生固体废物,只要加强市政卫生管理,可以确保道路路面的整洁与卫生,避免垃圾产生。
⑤ 拟建项目属于改扩建项目,不新增占地,不改变土地利用性质。项目的建设会将新溉路中间临时绿化带变为道路,对项目所在区域景观造成一定破坏,项目建成后道路两侧的行道树、隔离带绿化将最终形成新的生态景观。
三、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期建筑工地周边必须设置围挡,所有土堆、料堆必须全部覆盖;在地面风速大于五级时禁止施工作业;加强对场地采取洒水措施;严禁使用油耗高、效率低、废气排放严重的机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
运营期间,应加强机动车辆的运输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明显超标的车辆进入道路,减少车辆尾气污染;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委托环保部门定期在敏感点进行环境空气监测。
(2)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期制订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除此外,高噪声拆迁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日间,减少夜间施工量。
营运期的噪声会对道路两侧敏感点造成不同的影响。项目采用改性多孔橡胶沥青,兴盛大道下穿道、新溉路龙头寺公园立交和窦家花园立交下穿道、渝鲁大道下穿道引道处的墙壁均设置吸声材料,全路段设置限速禁鸣标志,道路两侧布置有绿化隔离带及行道树,可起到很好的降噪效果。根据跟踪监测,如超标较严重,为唐家大房子立交新溉路上垮桥安装折叠式声屏障,唐家大房子至海尔路一段中间绿化带安装吸声为主的隔声屏,以减少胎噪,从而减小噪声。隔声屏建成后,还需再进行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如还存在超标较为严重的现象,为龙城天都、中渝梧桐郡、保利香槟花园F组团、鲁能星城二街区、一街区、七街区、八街区、十一街区、鲁能巴蜀中学、龙城国际C区、龙城国际B区、龙城国际A区、美悦星都、保利香槟花园D组团、中渝爱都会、力帆枫樾临路一侧更换通风式隔声窗。采取这些措施以后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3)废水污染控制措施
筑路材料用防雨布覆盖,必要时应设围栏,以免被雨水冲刷进入水环境;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进入清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工程施工期生活污水利用租用的附近设施。
运营期加强排水系统维护,定期进行排水系统清淤,以确保降水畅通排泄。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分类袋装集中收集,定期由施工单位运城市垃圾场进行无害化处置;工程路基开挖产生的剥离表土,全部用于绿化和回填;对于临时堆存的弃渣应采取必要的挡护措施,修建临时排水沟;工程弃方运往政府制定的弃渣场。
营运期强化道路沿线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监督工作,每天清扫,清扫的固体废物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外运处理。
(5)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为:公路以边坡防护、排水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为辅;在施工场地等以截水沟、拦挡工程措施为主,辅以土地整治措施、植物措施和复垦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施工中加强管理,监督施工单位是否存在野蛮施工,乱砍树林、乱占耕地等。项目物料须采用加盖防雨布等措施防止其造成水土流失。
拟建项目首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边坡优先考虑采用植物防护措施,工程防护措施布置中也须预留一定的植物栽种区域。沿线高填深挖路段尽量采用植物护坡和混凝土护坡相结合的措施,以使边坡稳定,防止坡面崩塌。对深挖路堑采取分设平台的措施;路堑坡顶以外应设置截水沟,排泄边坡顶上面的地表径流。对项目沿线进行绿化、美化,恢复植被,建设道路景观。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城市路网和促进城市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工程建设造成的主要环境不利影响,在采取本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对策和措施的前提下,可以得到缓解,并为环境所接受。从环境保护角度,工程选线建设是合理可行的。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是项目附近的居民。主要事项包括您对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是否知道或了解本项目情况、是从何种信息渠道了解本项目的信息、认为本项目实施后对当地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影响)是什么、对本项目持何种态度,以及对该工程实施在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等。
六、征询公众意见起止时间
2016年9月5日至2016年9月21日,共计10个工作日。
七、查阅环境影响报告和相关信息的方式
公示期间可以向建设单位、环评单位查阅报告简本。
(1)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新溉路二期工程
项目业主: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吕老师
联系电话:63850668
(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评价单位的名称: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3106号;
联系人:彭工;
联系电话(传真):67632280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红石路8#;
邮编:400020;
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6.9.5
新溉大道二期工程(简本).pdf